图解政府公共服务外包

2015-09-14 06:40:38
[ BPO网导读 ]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也开始释放政府公共服务外包业务,涉及范围主要包括街道清洁、垃圾处理、居家养老、电子政务、公共治安、法规规章等文件的起草、专业技术鉴定、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


  (四)以示范城市为重点推行区域
  以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作为首先推行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重点区域,充分利用示范城市业已取得的优惠政策优势、基础环境优势、企业成熟优势、人才资源优势,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建立一批“政府公共服务外包试点示范工程”,在此基础上,逐步向其他城市推广,通过政府发包的先行先试引导,进一步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整体发展。
  发展难点
  (一)合同内容的标准化和可操作性是一大瓶颈
  合同内容是否明确及具有可操作性都将直接影响合同效率,公共服务外包合同条款的难以细化和标准化,将使服务提供商的服务成效与政府的要求难以吻合,监管和评价难以有效落实。
  (二)成本核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是一大难题
  合同定价是公共服务外包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科学、合理的测算政府公共服务外包成本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事实上,实现政府公共服务外包,除了存在交易成本外,还有机会成本、实验成本、风险成本等。
  我国政府在相关管理过程中的技术和经验缺乏,特别是相关信息的缺乏,如现有服务成本、标准等,导致政府核算部门在进行核算时,很容易忽略部分隐性成本,如合同监督成本,造成服务外包合同定价的准确性出现偏差,导致合同不能顺利履行。
  发展对策
  (一)科学界定公共服务外包范围,制定指导性目录
  并非所有公共服务都可以外包,政府公共服务外包需要有一定的边界,必须合理界定政府公共服务外包范围,以发挥其效用。从行政类型的角度看,只有服务行政可以实行外包,秩序行政不能外包。
  因此,在准确把握公众需求的基础上,要促使政府各部门对内部开展的工作进行系统梳理,明确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需求。政府主管部门可以委托专业服务外包研究机构开展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可行性研究,建立政府公共服务发包标准,梳理和制定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指导性目录,明确公共服务外包的类型、性质和内容,并试点推广,从而确保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决策的正确性。
  (二)建立公开透明的采购监督机制,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政府公共服务外包是一种契约式的市场行为,而非“上对下”的行政行为,建立严格的招标、评估、监督、信息公开等制度,实现第三方、媒体、公众监督机制,是实施公共服务外包的前提。
    因此,构建基于中央、省市、县市的三级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政府公共服务外包采购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是打造透明、高效、公正的公共服务外包交易平台的需要。通过定期梳理、发布政府公共服务外包业务,让招标、合同签订、履行、变更和终止等全过程接受社会监督,以保障公共服务供给的及时、公平和有效。同时,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宣传和推广,提升公众在政府发包中的影响力。通过公开听证、民意调查等方式方便市民参与、接受市民的监督,以规避政府在服务外包过程中因政策制定者和服务发包方双重身份所带来的问题。


BPO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BPO网”或者“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BPO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BP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BPO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产生的任何结果负责。

BPO公众号 BPO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