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BP为什么在企业中迷茫?

2017-01-11 07:44:08
[ BPO网导读 ] 传统企业一般采取职能型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会遇到发展瓶颈:“母子矛盾”与“子子矛盾”,没有形成母子公司格局的企业则是“总部”与“业务单元”之间的矛盾以及业务单元与业务单元之间的矛盾,矛盾在于双方价值导向发生偏离,因此“管控”就成为这些规模型企业面临的课题。


对于饱受“母子矛盾”与“子子矛盾”困扰的本土企业来说,BP这一概念太具有吸引力了,而且恰到好处,如同对症下药,顿时让企业经营者眼前一亮,无论是总部还是业务单元都对BP寄予了厚望,随后即开始大张旗鼓的招兵买马,开始组建BP团队,大力推广BP管理机制,轰轰烈烈的把人力资源管理推进了BP时代,然而结果如何呢?
HRBP为什么在企业中迷茫?
由于没有理解“四角色模型”与“三支柱模型”之间的关系,以及三支柱之间的必然联系,导致HRBP在本土企业中出现了三种状态:一是“伙伴”变“伙计”,虽一字之别却差之千里,说明HRBP一到业务单元中就被强势的业务负责人“拿下”,当“伙计”使唤,让干什么干什么,认为总部派来解决业务单元人手不足、专业不足等问题,这就让HRBP非常被动,地位一旦降低,对等的话语权就会消失,工作安排由业务单元决定,此时HRBP很难协调总部与业务单元之间的关系。二是“伙伴”变“监理”,HRBP说到底还是总部的人,如果真成了业务单元的“伙计”,也就不再是BP,为了避免被业务单元“拿下”,难免会产生“拿下”业务单元的想法,此时BP会强行在业务单元中推行总部的管控政策,就变成了“监理”的身份。在汉语中“监”是监视、督察的意思,“理”通“吏”,特指执行者,“监理”就是总部派到业务单元监督与执行管控政策的HR,这种身份如何能融于业务单元?自然也不会被业务单元视为“伙伴”。三是“伙伴”变“替补”,即不愿做业务单元的“伙计”,也没能做成总部的“监理”,就有可能变成一名“替补”。通常BP被认为是人才资源管理领域中的通才,招聘、绩效、薪酬、培训样样皆通,通才就容易获得“替补”的待遇,无论是总部还是业务单元,只要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缺位时,BP就有了“用武之地”,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大事小情都能发现BP的身影,最后HRBP反而不知道自己到底属于“哪部分”?
从以上三种情况不难看出本土企业对HRBP的功能定位尚不清晰,BP的三个特点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主要还是受到传统管控思维影响,也就说企业并不清楚BP如何才能协调总部与业务单元之间价值关系。HRBP的“玄机”到底在哪里?其实HRBP要为业务单元解决个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这才是成为“伙伴”的关键所在。规模型企业出现的“母子矛盾”与“子子矛盾”根源皆在没有充分考虑业务单元的独特性,传统管控方式根本无法做到一个业务单元采取一种管控策略,最多是对业务单元进行分类管理,这也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公平,一旦市场频繁变化时,分类管理就显得有些僵化,业务单元迫切需要符合自身特点的个性化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HRBP综合素质较高,恰恰能够胜任这个角色,但前提必须是企业建立“四角色模型”与“三支柱模型”,而不是仅仅依靠BP团队就能解决的问题。


BPO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BPO网”或者“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BPO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BP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BPO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产生的任何结果负责。

BPO公众号 BPO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