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园区发展特色鲜明 产城融合趋势显现

2022-04-29 09:55:16
[ BPO网导读 ] 园区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近4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从单一的工业园区,到高新技术园区,再到功能性的综合园区,乃至如今产城融合的生态园、科学城,其发展轨迹伴随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走向微笑曲线的两端。

园区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近4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从单一的工业园区,到高新技术园区,再到功能性的综合园区,乃至如今产城融合的生态园、科学城,其发展轨迹伴随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走向微笑曲线的两端。
连续六年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中蝉联第一!
今年1月29日,商务部公布了最新的考核结果,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东的苏州工业园区取得了上述成绩。据其官网数据披露,截至目前,该园区累计吸引外资项目5000多个,92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了156个项目,引育上万家科技创新型企业。
就在考评结果公布的12天后,2008年创立于苏州工业园的苏州东微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东微半导;688261)登陆科创板,成为今年苏州第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东微半导一直致力于半导体器件技术创新,2016年该公司开始量产我国首个充电桩用核心功率半导体器件,是国内少数具备从专利到量产完整经验的高性能功率器件设计公司之一。作为土生土长的“园区代表企业”,可以说,东微半导的上市是诠释苏州工业园园区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典型样本。
向微笑曲线两端升级
具体来看,我国园区经济发轫于1979年蛇口工业园区的建立,它的命运从诞生之初就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数据显示,我国375家两类国家级产业园区(国家级经开区和高新区)2017年度的经济贡献占全国GDP约1/4,出口贡献占2/5,税收贡献占1/5。如果将国家发改委2018年公布的2543家省级以上园区全部涵盖在内,其对我国产生的经济贡献将难以想象。
园区经济起步于我国羸弱的经济基础时期,当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建立自己的工业制造厂,实现现代化生产的目标。最初,多以轻工业或者外来加工、代工等为主,比如深圳“三来一补”模式就是当时的典型案例。从上世纪80年代的单一工业园区,走到90年代的高新科技技术园区,可见,彼时园区经济的发展还处于微笑曲线(见图1)获利底端的环节。进入本世纪后,我国加入WTO打开国门,为国内企业开启了第一轮市场机遇,不仅推动了一批上市公司的发展,也为无数中小企业带来了生机。

WTO统计数据显示,过去20年间,世界货物贸易总额差不多将近翻了一番,其中中国货物出口增长了7倍多,中国货物进口总额也增长近6倍。在这轮机遇下,在本世纪前10年间,我国高新园区也逐渐向功能性综合产业园区过渡,这期间也曾因为盲目开发而造成资源浪费被强制叫停。陷入冷静期后,走向良性发展的园区经济再度焕发活力,尤其从2018年〜2019年开始,我国的园区经济在系列政策引导、国际局势变化、高质量企业的成长等因素下,已经开始向获利两端的技术、专利和品牌、服务发展。
比如在技术与专利上,政府不遗余力地支持。单从资本市场来看,为鼓励自主研发等具备原创技术实力的中小企业发展,科创板、北交所相继开设,一批批国家级、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踊跃而出。政府拓宽融资渠道,为真正具备科技实力的中小企业解决后顾之忧。因此,全国园区孵化扶育的很多优秀的中小企业都前赴后继的以此为目标而努力。
整体来看,功能性的综合园区也在伴随大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从园区的名称上可见一斑,比如以“生态园”“科学城”等冠名的新一代园区诞生或升级而来。园区发展也日渐呈现产城融合的趋势。
标杆园区发展特色鲜明
根据不同的投资主体,本文又将园区经济模式主要划分为两个类别:一是官方主导管理,一般为园区的开发管理委员会管理,也包括由国资委旗下机构或控股集团代为管理的园区、高校类园区。比如苏州工业园区、深圳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简称:深圳国家高新区)、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等等;二是由某个集团公司主导设立,比如富士康产业园/工业园、正威集团精密导体产业城等等。这类产业园虽然投资主体为集团公司,但大多也是跟当地政府合作共同建立。
扶持原创科技企业
在政府主导的园区中,被评为国家级的产业园区是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以前文提及的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它正是主要代表。
从园区方面来看,苏州工业园定位清晰,形成了“2+3+1”特色产业体系,即聚焦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和一个“现代服务业”上。2014年10月13日,《大公报》报道,苏州工业园区编制总体规划和各种详细规划花了3000多万元。在上世纪90年代,这的确是不菲的一笔资金。现在回头来看,相比于“今天规划、明天实施”“三天一小改,两天一大改”的园区,苏州工业园扎扎实实作出的规划后劲很足。
最初,苏州工业园区是我国和新加坡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在总计278平方公里的行政区划面积中,就有80平方公里属于中新合作区。外商前赴后继选择落户。在商务部的最终考评中,该园区“对外贸易”“利用外资”两项单项指标分别列第1、第3名。
这正是苏州工业园发展模式的一大特色。苏州工业园的做法是先引进一批全球领先的企业集团尤其是世界500强如博世等落户发展,再围绕这些大型跨国龙头进行产业链布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补链、强链、扩链。可以说,苏州工业园已经成为世界500强在我国的主要聚集地。
但是,我国园区不能只依靠“引进来”这一单条腿走路。苏州工业园还必须加速孵化、培育国内科创型企业。为此,该园区于2019年响应国家开辟科创板号召,鼓励和扶持具备“原创科技实力”的企业,推出了“企业上市苗圃工程”,助力企业科创板上市。这一年,东微半导入选为园区上市苗圃工程的重点企业。
据官网数据,截至2月1日,苏州工业园于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超过10家,具体包括康众医疗(江苏康众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607.SH)、华兴源创(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001.SH)、瀚川智能(苏州瀚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022.SH)、博瑞医药(博瑞生物医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688166.SH)、江苏北人(江苏北人智能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218.SH)、凌志软件(苏州工业园区凌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688588.SH)等等。


BPO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BPO网”或者“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BPO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BP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BPO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产生的任何结果负责。

BPO公众号 BPO公众号
返回顶部